分享團隊 |
蔡育忠
【臺中市潭子區潭陽國小】(作者) 趙慧嫺 【臺中市北屯區松竹國小】(作者) |
||||
主題名稱 | 水土相服、永續臺灣 | 資源種類 | 教學設計 | ||
描 述 | 臺灣自古以「農」立國,以「漁」為生,從最早的自給自足,到後來轉型自由 貿易經濟,無論農、漁、貿易,其根本均奠基於臺灣這塊充滿「福水寶土」的土地 上,然而土水快速、無止盡開發與利用的結果,除了獲取豐富農、漁產外,隨之而 來的卻是「水土崩壞」、「地層下陷」……恐怖夢魘。 即便今日此時,大家已有環保共識,農、漁村力求轉型改造,但是積病多年, 轉型誠非一蹴可幾,有時思慮未能周全,前弊未清,難保後弊又起。因此本教案便 以農、漁業為主力發展縣市之雲林縣為教案主體目標,試以鎖定單一縣市的方式, 全面性的探討水土開發過程與過度開發後可能導致的水土失衡現象,更進一步的闡 述農村力求轉型,可能面臨的兩難情境。此整體性概念,亦適用於臺灣所有深受「土 水反襲」與「舊(村)鎮轉型」的縣市。 且考量教學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童,因此整體教學目標仍以聚焦水土失衡「原 因」及可怕「影響」為主,至於未來如何具體高階救災防弊,則留待較高學年層再 行探討與學習。 教學方面:本教案將分別從現況與環保預防或解決兩方面,雙面螺旋式探討雲 林縣的沙塵危機、地層下陷、土石流衝擊與石化污染等現象與處理方法,希望藉由 教學活動的體驗、實驗與實作,讓學童於潛移默化過程中,學習愛護環境,並在教 學活動進行後,能將相關知識與技能,親手實踐用以保育臺灣;並藉由漣漪效應, 從學童開始,將環保內涵傳達於身邊周遭親屬,以達堆疊學習成效。 水土保持與農村再生教案,佳作 |
||||
關 鍵 字 | 土石流危機 | ||||
資源屬性 | 環 》環境教育 | 適用年級 | 5年級 至 6年級 | 所屬領域 | 綜 |
文件編號:0000000000037986 | |||||
能力指標 | 97/社01-03-03 , 97/社02-03-02 , 97/社03-03-04 , 97/綜04-03-01 , 97/綜04-03-03 , 97/環01-02-04 | ||||
檔 案 |
|
||||
智慧財產 授權條款 |
創用CC 姓名標示-相同方式分享 3.0 台灣![]() |
||||
推薦數 | 00000000 | 評筆星 | 點閱數 | 00000473 |